
2008年1月4日星期五,早上一起床往窗外一看,竟然下著雨,氣象報告不是說天氣穩定嗎?心裡滴咕著,怎麼昨天說要上太平山馬上就下雨了。
打電話到太平山莊詢問,沒有下雨,那就不管了,已經好久沒有上太平山了,上山去吧!
從 Sunday Home 出發沿著台7丙線走泰雅大橋後接台7線,開車約40分左右到【土場】。
土場是早期太平山的木材轉運站,也是太平山鐵路平原段的終點站,原本的火車站改成售票亭,現在售票口也已經改地點,人來人往的土場將會慢慢回復到原來的平靜。

原本上太平山必經的土場,是早期太平山的木材轉運站,也是太平山鐵路平原段的終點站,原本的火車站改成售票亭,現在售票口也已經改地點,人來人往的土場將會慢慢回復到原來的平靜。

土場旁停放了三輛當初奔馳在太平山平原線的列車,停駐在這些列車前,可以感受到歲月的痕跡。

每輛列車前都豎立著解說牌,訴說著它們的故事,如果這些列車能夠繼續奔馳在蘭陽平原上,那會是怎樣的景色?

離開土場後走約 2 公里就是新的售票口,感覺還是在原先的土場比較合適,那邊有寬廣的腹地可以容納比較多的人潮,為何會變更到這邊?可能跟大同產業道路開通,有太多人偷跑上山有關係吧!

離開售票口之後就是曲折的山路,左彎右拐的往上前進,連開車的自己都感覺有點暈車,是太累?還是已經到了年紀?
也不知道開了多久,三、四十分吧!終於來到往翠峰湖景觀道路的岔路口,二十年前到翠峰湖是從景觀道路中途走進去,來回花了一個下午。現在從這裡開車到翠峰湖也要二十分左右。
原本下午的天氣,過了三星街道後就沒有下雨,只是天空雲層還是滿厚的,走在翠峰湖景觀道路上,心想,等一下看的到湖景嗎?

來到翠峰湖環湖步道東口的停車場,停車場上有著一個家族的鳥群在地上覓食著。

翠峰湖環湖步道全長約3.9公里,走完全程約要2個半小時。

東邊入口開始約有一公里的平坦步道,相當好走。

步道上的觀湖平台可以看到翠峰湖的全貌,還好天氣雖然不是很好,可是霧氣還沒有開始壟罩翠峰湖,可以看到漂亮的湖景,如果能夠有湛藍的天空來陪襯,那真是一幅美麗的風景。
走在步道上不時會有意外的驚喜,老婆的驚叫聲嚇跑了步道旁的"鼬獾",不知名的鳥不時會飛過步道,翠峰湖景觀道路旁還出現了幾隻台灣獼猴。

跟平地相比約有10度的溫差,來到太平山跟翠峰湖記得保暖衣物要帶齊。

前面一公里是平坦的步道,真正的步道精華出現在一個小山丘之後,爬過小山丘後開始進入湖邊的森林區,感覺到溫度遽降了好幾度。

森林是涵養水分的水庫,苔蘚類植物覆蓋整個地面。

環湖步道我們只走進去一點點,考量到時間只好往回走。沒想到溫度會差那麼多,雖然已經準備了足夠的保暖衣物,可是還是感受到高山的溫度變化。

往回走到剛剛拍照的湖面,霧氣已經逐漸壟罩翠峰湖,再一下下可能就看不到湖面了,前後才半個多小時的光景,山上天氣的變化真是快。
翠峰湖步道比較適合早上拜訪,下午一點過後就開始起霧,看不到漂亮的湖景。
走完全程差不多要兩個半小時,雖然高底起伏並不大,但是因為在高山上,邊走邊呼吸著冰冷空氣,頭竟然會有點疼,能夠用保溫壺準備個熱飲應該會比較好。
翠峰湖的生態保護的想當不錯,可是步道沿途還是發現不少隨手丟的垃圾,請各位來到山上的朋友們,隨手把垃圾帶下山吧!只留下足跡及相機內的影像。
太平山國家公園官方網站
全站熱搜